內容來自hexun新聞

從新舊能源之爭看歐美對華 雙反

中國光伏產業的高速成長並非錯誤,錯的是進入的技術標準等壁壘太低,監管太“溫柔”,以至於使用廢次料的小廠大量興起,惡化瞭全行業環境。眼下我們應借助行業嚴冬加緊淘汰不合格小廠,促成光伏產業的良性循環,搶在化石能源價格大幅下跌前建立起可持續的價格競爭力。梅新育中國光伏產業在多數市場參與者眼裡和分析傢筆下,已成“盲目擴張”和“產能過剩”的典型,美歐相繼對中國光伏產業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更加劇瞭這樣的認識。確實,中國光伏組件出口依存度極高,2010年之前98%的產品出口歐美市場,去年這項比例仍然高達90%,然而,筆者以為,倘若從與傳統化石能源競爭的角度重新審視,我們不難對光伏產業的“盲目擴張”,對美歐對中國光伏產業的“雙反”獲得新的認識。光伏產業與其最大競爭對手——傳統化石能源競爭的關鍵是什麼?光伏產業近年來得以實現高速成長的背景是什麼?光伏產業與傳統化石能源競爭的關鍵是價格和降低成本,光伏產業近年來得以實現高速增長,主要背景並非各國、各地政府的扶持,而是新世紀以來這一輪初級產品牛市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價格持續大幅度暴漲,各國政府之所以強力支持扶植太陽能等新能源,原因也在於此。因為太陽能發電迄今成本較高,而且在供電穩定性等方面還不能與火電相比;如果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化石能源保持低價,無情的市公司貸款率利比較信貸年息場規律將使得光伏產業難以找到足夠需求,而如果需求太小,導致生產規模太小,不足以實現規模經濟效益,光伏產業的成本就難以下降,也就更難以打開市場銷路瞭。正是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價格暴漲,才使得太陽能發電的商業競爭力陡增,借此贏得瞭較大市場規模,光伏產業生產得以實現一定程度的規模經濟效益。可見,光伏產業若想實現“市場擴大——規模經濟效益降低成本——需求進一步擴大”的良性循環,關鍵在於高投資和迅速形成生產能力,推動生產成本和價格快速降低,從而搶在化石能源價格大幅下跌前建立對化石能源可持續的價格競爭力。回顧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石油危機前後替代能源和節能技術的命運變遷,就不難理解這一點對光伏產業何其重要。經過瞭1973—1974年和1979—1980年的兩輪油價暴漲後,水力、核電、煤炭等替代能源和節能技術的開發取得長足進展:長期被束之高閣的德國在二戰時期開發的煤炭液化技術又被從故紙堆裡翻出來並一度大放異彩;巴西大規模推行酒精燃料汽車計劃;哈默的西方石油公司投入巨資在中國開發安太堡煤礦……然而,八十年代中期之後,隨著國際油價顯著下跌,很多替代能源和節能技術便再度遭遇冷場,直至新世紀這一輪初級產品牛市才再度咸魚翻身。對於光伏產業而言,替代能源的上述歷史完全有可能重演。這兩年全球初級產品牛市已終結,包括能源在內的初級產品行情顯著下跌,美國發起的“頁巖氣革命”更令石油天然氣價格面臨持續下行的重壓,美國天然氣價格比一年前跌瞭一半左右,歐美石油巨頭的盈利普遍下滑:埃克森美孚二季度賬面凈利潤有所增長,但這種增長主要來自出售在日資產等臨時性利潤,實際凈利潤減少瞭;雪佛龍凈利潤同比減少7%至72.1億美元;英荷殼牌石油二季度凈利潤同比銳減53%;英國石油公司二季度虧損13.85億美元……金融市場參與者們大力炒作的美國第三輪量化寬松預期、中國和歐洲反危機政策、中東動蕩等題材,固然能在能源和其他初級產品市場上制造一次次反彈,卻並不足以形成初級產品供求關系的總體格局及其行情大勢。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包括太陽能在內的新能源價格維持高位,隻能使其在傳統能源價格下跌時加快被淘汰。不錯,光伏產業上下遊價格均大幅度下降,光伏組件產品價格從10年前的每瓦6美元降到目前的每瓦1美元,太陽能發電成本從每度1美元降到每度1元,多晶矽進口價格從2008年最高時節的接近300美元/公斤下跌到2012年初的30.5美元/公斤,再跌到6月的23.6美元/公斤,這樣的下跌固然給相當一部分企業帶來瞭困難,但基於上述分析,這又是光伏產業可持續生存所必不可少的條件。有鑒於此,慫恿對中國發動“雙反”、企圖維持光伏產品高價的歐美廠商奉行的是不切實際的錯誤經營思路,隻能使光伏產業難以迅速地降低生產成本和銷售價格,難與常規化石能源爭鋒。領頭投訴中國產業、挑起美歐對華“太陽能戰爭”的德國太陽能世界公司(Solar World),在2003年至2011年間直接獲得的政府資助就有1.37億歐元;即使不考慮公平競爭原則,不考慮中國已經具備瞭發動貿易報復和在世貿組織打“規則戰”的能力,單從美歐自身得失和想要達到的目的出發,他們發起的這場“太陽能戰爭”也在多方面深陷誤區,最大誤區就是會壓縮光伏市場成長前景,進而損害他們意欲拯救的國內光伏產業。就算是歐美政府“成功”將中國光伏產品拒之門外,他們的本土光伏企業也經受不起廉價的傳統化石能源競爭。而他們的“雙反”不可能打垮、消滅中國光伏產業這個競爭對手。畢竟,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去年中國占全球實際GDP份額已達14.3%,與整個歐元區相等;目前歐盟光伏市場為20GW,因此中國“十二五”計劃制定的22GW—25GW目標並非虛無縹緲、無從落實,而是很有可能實現的。基於上述分析,中國光伏產業的高速成長本身並非錯誤,錯的是進入的技術標準等壁壘太低,監管太“溫柔”,以至於不具備基礎專業知識、使用廢次料的小廠大量興起,惡化瞭整個行業的發展環境。能推動一個新興產業在數年之內躍居世界第一、占據全球市場60%份額,這是中國發展能力的表現;眼下我們該做的是借助行業嚴冬加緊淘汰不合格小廠,而不是自廢武功。(作者系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n.com/2012-09-10/145646757.html

個人信貸代辦公司房貸試算貸款率利試算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kav0wj60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